大型电视纪录片《平安奥运》央视七套《军事纪实》8月29日20:03分播出 2008年5...。
大型电视纪录片《平安奥运》央视七套《军事纪实》8月29日20:03分播出
2008年5月22日,停泊在海军某军港的710号远洋拖船突然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
对于船上的海军某作战支援舰官兵来说,他们即将经历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验。
同志们,我们马上要执行一项比较特殊的任务,此次任务与以往不同,各单位做好出海准备,完成此次出航任务。
在黄海之畔,有一座堪称世界一流的帆船比赛场地。它依偎着历史悠远长久的青岛,拥抱着美丽的黄海;港湾里的点点白帆,更是烘托出了这里的繁华;笔直的防波大堤,就好像是一双翅膀,深情地拥抱着大海,诉说着国人百年的梦想。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就将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
为了保证奥帆赛海域的绝对安全,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奉命执行海上安保任务,而710号远洋拖船就是这里面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它的任务并不是拖拽在此区域训练的帆船,那么它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早上八点,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接到紧急命令,命令要求,支队所属的710号远洋拖船火速奔赴奥帆赛海域,执行应急打捞任务。
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机动救捞中队,是海军第一支担负水下抢险救生任务的部队。自1958年成立以来,它累计完成抢险任务一千八百余次,抢救遇险群众一千五百多人,援救各类遇难船只一百四十多艘,并且在1989年4月10日,被授予“英雄救捞中队”荣誉称号。
五十年的风雨历练,让这支英雄救捞中队的战士们具备了丰富的深海作业经验。今天,他们将和710号远洋拖船一起行动,在十二平方公里的奥帆赛海域里,共同搜寻一个装有危险品的铁桶。
但是,与以往执行潜水打捞任务不同的是,这次行动中,机动救捞中队的战士们还将担负一项特殊的使命。
有了过去那些经验,或者实际那些经验,但不代表这次的工作就能够搞好,对我们来说(这次任务)是很大的一个尝试,无论是工作的性质,海区的状况,探明的任务,都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00:02:39:19)
此时,比赛场地笼罩在一片白雾之中,海域能见度不足两海里,海面浪高接近三米,阵风达到六级,要想在这样恶劣的海况下,摸清近三十米深水下的情况,难度可想而知。
回首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备战奥运的历程,期间,虽然执行过数十次应急打捞任务,但是他们还从来就没碰到过如此恶劣的海况。
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天气环境,就连船只出海都要冒着极大的危险,更加不用说在茫茫海面上执行搜索任务了。但是,对于总是打破常规的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来说,越是这样的天气,越是可以考验部队的战斗力。
真正到奥帆赛的时候,到奥运的时候,可能海况比这更复杂,风可能更大,雾也可能更大,也可能有大雨,我们都说艺高人胆大,只有平时的锻炼和积累,把技术练精了,你到时候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00:06:19:20)
针对海域面积大,目标物小的特点,机动救捞中队的战士们将在710号远洋拖船上,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搜寻定位方式,而这也正是除了潜水打捞以外,他们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对海底进行扫测,对海底有一个了解,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哪里有障碍物,哪里有不明物,然后我们大家可以逐个地排除它。(政委2 00:49:53:21)
扫测也叫扫海,就像生活中扫地一样,它是对海底进行地毯式搜索的形象叫法。要想在面积达到十二平方公里的奥帆赛海域里准确找到一个沉在海底的铁桶,它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是在扫海远比扫地要复杂得多。尤其是面对今天这样恶劣的海况条件,710号远洋拖船不仅要保证航行安全,而且还要保证拖船能够走遍海域里的每一条航路,为此,他们做好了充分准备,船长霍祝如决定采用 “M”形的航海路线。
“M”形的航海方式,就是拖船在奥帆赛海域里,像书写英文字母M一样,以直线对点的方式行进。
在航行过程中,尤其是转弯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涌浪的偷袭,拖船极有可能发生翻船的危险。毫无疑问,这是对驾驶舱里所有船员的考验。
机动救捞中队的战士们正在组装的是国产某新型侧扫声纳,它是这次扫海的主要武器。
由于侧扫声纳系统中,入海的这部分形似一条飞鱼,所以战士们都管它叫拖鱼,而它上面最精贵的元件就是这一个换能器。
换能器是一种装在(拖鱼)两边的一个装置,它能发射声波,发射到海底,然后由声波回馈到换能器上,这样做才能够反馈到显示屏上,让上面的人看得很清楚。(00:04:29:17)
换能器是拖鱼上最关键的一个部位,它不能受到一点损害,如果损害之后它不能发射声波啊,不能接收了,我们整个探测过程就异常进行了。(00:06:11:10)
在以往实施打捞作业的时候,一些地方单位往往是由于损坏了换能器而使得自己的搜索任务被迫中止。在这其中,有近一半的情况都是在吊放拖鱼下海的过程中,换能器被损坏造成的。
考虑到今天海况恶劣、710号拖船驾驶难度以及机动救捞中队战士们的安全,作战支援舰支队要求,完成拖鱼吊装和入海的全部过程,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
奥帆赛海域的海况越来越糟糕,而且又突然下起了小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机动救捞中队的战士来说,既要保证拖鱼在规定的时间里入海,并且要保证换能器不受损坏,难度非常大。
因为有涌,船比较晃,而且下着雨,雾也大,甲板比较滑一点,我放的时候脚底特别容易打滑,我必须顶住船舷边上,才能把拖鱼放下。(00:09:21:13)
在吊放拖鱼的过程中,710号远洋拖船尾部这个特殊的结构也给机动救捞中队的战士们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受到风浪的影响,710号远洋拖船在航行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剧烈颠簸,因此在吊放拖鱼的过程中,处于半空中的拖鱼就极有可能撞到这个突起的部位上。
我们吊放拖鱼的时候船一晃,(如果)我们手上拿不稳,很容易碰到换能器。(00:38:12:18)
此时,无论是驾驶室里的船员,还是甲板上正在实施吊放作业的战士,所有人的神经都崩得非常紧,这一分钟似乎太慢长了。
终于,经过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拖鱼完好无损的安全入海,这样的一个过程总共用时五十九秒。
拖鱼在拖船的拖拽下,在距离海底十二米的航道里航行,通过位于两翼的换能器向两侧海域大范围地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非水的物质就会发生反弹,这个反弹的回馈波会被换能器再次捕获,从而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屏上,战士们就能判断出这是不是他们要寻找的铁桶。
海上的风浪慢慢的变大,雨也没有变小的迹象,海水打在身上,更不可思议的是寒冷的感觉,虽然拖鱼已经到达了指定深度,可是战士们却依然拽着电缆不松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船头跟船尾晃动,会对电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时松时紧,特别担心电缆断,换能器会受损害,这样的线)
这根红色电缆是维系拖鱼和拖船之间的惟一纽带,虽然它的直径不足五厘米,但是却承受着来自海面以下近千斤的拉力。
受到涌浪的影响,710远洋拖船每时每刻都处在颠簸的状态,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拖鱼的安全,从吊装入海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它重新再回到船上,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战士们都要保持这样的动作,时刻控制电缆入海的长度,否则一旦电缆崩断,价值数百万的拖鱼就会像铁桶一样石沉大海。